11月1日,中海领潮供应链第二届合作伙伴大会在京举行,来自房地产供应链上下游的数百家企业汇聚一堂,以“新建一种可能性——以新提质 向新加速”为主题,展开供应链数字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的交流与探讨。
在当今这个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创新时代,一切都在数字化、绿色化、智慧化的步伐中,默默地发生着改变。各行各业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。作为民生领域的中流砥柱,房地产、建筑建材也面临着创新变革、融合发展的多元态势。
作为业内领先的房地产建筑建材供应链中枢平台,中海领潮从2020年成立,至现在仅四年余时间,已经从内部实现了上下游贯通的一体化模式,在2023 年中海地产发布的年度报告中,通过中海领潮供应链公司集中采购的优势发挥,公司全年的材料采购成本下降 13%。
中海地产作为行业领头羊,2024年上半年,中海地产实现合约销售金额人民币1,484亿元,全口径销售额和权益销售额排名位居行业领先地位(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数据),持续跑赢行业。然而,在规模领先、产品及成本有传统优势的状况之下,中海地产却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新的航程。
中海发展首席技术官、领潮供应链董事长杨鸥表示,在2025年,“战略性新兴产业”版块的贡献在中海地产的整体布局将有大幅提升。对于数字化、智慧化的发育程度尚基本停留初级水平的房地产业,OB电竞下载这样的提升幅度是跨越性的。
在中海地产的战新产业版块中,中海领潮供应链力拔头筹,在数字化、平台化、融合化的进程中,取得了不俗成绩。在2024年上半年,领潮供应链为房地产行业提供的建筑建材供应中,来自外部的订单已超过中海地产的内部订单,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。这表明中海的战新产业布局企业,已经向独立第三方运营平台大幅度迈进。在与中海发展首席技术官、领潮董事长杨鸥的交流中,我们看到了数字化供应链平台的更多可能性。
杨鸥:一方面,房地产业在数字化、智慧化的建设,起点比较低,仅比畜牧业强一点,但是另一方面,这个行业的体量比较大,是一个10万亿级的行业,仅做1%的提升,那会有一千亿的增加值,所以这个提升空间很有潜力的。
问:中海领潮供应链,从2020年起步,四年过去了,目前取得了怎样的进展?
杨鸥:在建材供应链这方面,我们的出发点是要把供应链的体系在线上打通,现在已经基本实现。可以实现从客户下单到跟踪排产、生产、出厂、进库、物流的各环节,直至到现场验收,都是线上可控。每一个供应链的参与工作人员,都可能在线上看到工作进展、实时状态。
问:在领潮供应链的孵化过程中,从组织、观念、执行、营销等等环节来看,最重要的是什么?
杨鸥:我们分为内和外。内就是基本功,把基本功打好。中海这四年苦练基本功,流程、制度,包括银行、供应链金融、保理、供销存全面打通,这是内练基本功的问题,把每个环节都考虑细,反复演练、实践、完善后形成制度流程,并且把它固化、再线上化,我们叫“封装”。
还有一个是对外,包括今天这个供应链交流大会,需要领潮一个一个去沟通、碰撞,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。在这个磨合的过程中,对内实力更强、流程更清晰、出错率更低;对外“朋友圈”更大,大家愿意跟领潮一起合作,志同道合的人越来越多,循环一旦进入良性的正循环,业务就能做大。OB电竞下载
杨鸥:我们多是现款现货、或按节点付款发货,这样对于需求方来说没有什么风险,而对于供应商来说,和领潮平台合作可以有效降低综合成本,且销量有保障。
进入良性循环以后,对于供应商来说风险和成本更低,对于客户来说买到东西的价格也相应更合理。这一个生态养成的过程,进入正向循环以后,生态伙伴来得越多,采购量越大,领潮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更强。这个行业要么就做到最优最大,要么优势就不会明显。
杨鸥:在供应链上,可以直接触达客户的需求,房地产的产品及服务是直接延伸到C端客户的。昨天,我们还在讨论住宅的门锁以及猫眼、门铃的集成与选品。可能大家觉得这是一个人们不太在意的事情,实际上,好的品质是靠每一个优质部品集成而来的。
问:供应链的上下贯通,使得一些以前存在的痛点,能反馈到上游,有哪些比较典型的案例?
杨鸥:在北京首钢科技园区的中国建筑科技展上,“好房子”专题有很多这样的科技产品展现。比如,老百姓关心的噪音,我们就有详细的展示,怎么样让噪音的影响更小。关于噪音的问题,一种是隔壁说话我都能听见,这是一种投诉,还有一种,楼上穿着高跟鞋走来走去都能听见,这是一种投诉。还有比较常见的卫生间反味儿,这个怎么解决。都是中海地产在聆听客户原声所收集来的,是比较典型的、常见的问题。
那么,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,就是中海地产要完成的事情,怎么样在修建的过程当中,通过设计,通过选材用料,通过施工,最终解决这些常见的问题,以让住宅品质在链条的正负反馈中,迭代成长,是中海地产,也是领潮供应链要完成的命题,也是“新建一种可能性”要表达的主旨。
杨鸥:我们在行业内和跨行业都有着长期对标的学习对象。我发言的材料中提到了三家跨行业企业,是我们一直在关注的,一个是美的,一个是华为,一个是友达光电。美的持续在信息化、数字化转型方面投入,十多年累计投入超过两百亿。那么,反映在营收、利润、人均效能,都有较大的提升。今年上半年美的半年报显示,营收已经突破两千亿,利润超过两百亿,作为一个制造型企业,这样的指标是非常可观的。
华为就更不用说了,在信息化、数字化转型值得我们深入学习,华为人效的提升、营收的提升非常显著,但人的数量提升很平缓,这就是靠数字化转型打破人力线性增长,更多靠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带来的倍增效应。华为是大企业里面为数不多,可以靠实力在海外的营收超过国内营收的科技企业。
友达光电,大家也许听得少一点,因为它是生产面板,主要是TO B业务,在苏州工业园。我们去调研发现,它的数据也比较有意思,是全中国非常早的5G覆盖所有生产线G覆盖的企业。他们一年花一个亿做数字化转型,这个数字不算多,因为这家企业的体量是百亿企业,但是起到的作用却非常显著,因此获得了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创新奖、《哈佛商业评论》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等奖项,转型案例入选《哈佛商业评论》中文版案例库。